如果輪迴只不過是一種幻想,為什麼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情報機構要花數十年的時間來研究它?有必要再重申一次,答案非常簡單:不能讓大眾知道。
一份新解密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文件證實了許多人長期以來的懷疑——輪迴是真實存在的。該機構稱之為“門戶體驗”。從官方角度來說,這是一場改變意識狀態的實驗。非正式的說法是,這是一次超越帷幕的旅程——進入其他維度、前世和替代現實。他們在1983年發布的一份題為《門戶程序分析與評估》的報告中研究了星體投射、靈魂出體體驗以及靈魂超越物質世界的旅程,這份報告在政府保險庫中埋藏了數十年。他們的發現無異於驚天動地。他們發現意識並不受身體的束縛,甚至不受時間的限制。一些受試者可以穿越時空結構,在其他生命線、其他生命體、其他世界中見證了自己。他們的記述與古代文獻中數千年來的記載相吻合,從《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到藏傳佛教經典(Tibetan Buddhist),從柏拉圖的對話(Dialogues of Plato)到沙漠教父的寓言(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靈魂回歸的觀念在各個文明中都有迴響與共鳴。一次又一次,直到學會、直到記起、直到掙脫。

在情報局對他們所謂的”純粹”的探索中,描述了一種無形的、永恆的意識,所有生命都源自於此,所有生命也回歸於此。當肉體死亡時,靈魂會重新融入這個純粹領域之中,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重新插入」到新的體驗中。這反映了吠陀的輪迴概念、佛教的輪迴觀念,甚至基督教的永恆靈魂通過考驗直至完美的信仰。不同的名字,同樣的道理。但他們相信這種循環可以被打破,就像阿索斯山(Mount Athos)的僧侶或卡巴拉(Kabbalah)的神秘主義者一樣,情報局的研究人員推測,透過意識、透過掌握思想和學會探索更深層的現實,人們可以擺脫輪迴,永遠回歸源頭。你是一個永恆的、不可毀滅的靈魂。你並不是一堆隨機的原子,你不是演化過程中偶然事件的結果。你是個旅行者,一個探險家,一個穿著臨時服裝的光明生命。你以前也做過這樣的事,一遍又一遍,幾輩子或無數次的一生。有一天,你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農夫;另一天,你是在寺廟階梯上跳舞的一名印度年輕女子;再一天,你又變成了一名在诺曼底寒冷的星空下瑟瑟發抖士兵。現在,在此地,在此生,讀著這些話,因為你的一部分開始回憶起來。
該文件還談到了其他一些事情。很少有人談論但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這一點——一個阻力。有一些力量試圖讓你陷入這個循環,一些讓你失憶的力量,那些關於你過去的所有痛苦、所有快樂、所有困惑等,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此生的一切思想與情緒。中央情報局簡單地稱它們為”殘留模式”,它們形成循環。它們會把你拖回同樣的掙扎、同樣的恐懼、同樣的遺憾之中,一生又一生。但現在,你知道了。而知識,確切地説是真知,是邁向解放的第一步。

你遠遠超越了一具身體
你第一次呼吸的那一天並不是你出生的日子。那一刻,你小小的肺部第一次充滿空氣,這只是一本古老書籍的最新章節。你以前就活過,但不是像你告訴自己要與時間和平相處、用詩意的象徵方式那樣。不,你其實曾經活過。其他生命、其他面孔、其他名字在夢中向你低語,你不記得了,但卻能感覺到。事實是,你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人。你比名字、年齡、身體更深刻,你是一個靈魂,一道被肉體包裹的永恆、不可分割的光流。你在鏡子裡看到的只是外層,它反映了你目前的任務。但你肉眼看不見的存在呢?那個觀察者,那個安靜的意識,永遠不會改變,即使你周圍的一切都在改變?那就是你,而且這不是比喻。
從有記錄的思想開始,人類就意識到我們不僅僅是物理的存在。古代文獻低語記述了這一點,吠陀經中提到了梵我(Atman),即在每一個行為背後閃耀著純潔、不朽的自我。 《道德經》指出了這一點,稱其為萬物產生的永恆之道。多馬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中說:”如果你把你內在的東西展現出來,你所展現出來的東西將會拯救你。”這除了表示內心存在某種永恆的東西之外,還能意味著什麼呢?那就是你的靈魂,且它不會死亡。當你的身體崩潰、呼吸停止時,靈魂不會消失。它會走出來,抖掉這個臨時住所的塵土,然後重新開始。它記得,它回顧,就像城市之間的旅行者一樣,它會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為什麼?因為靈魂不尋求安逸,它尋求增長。而成長不可能在靜止中發生,它需要生活的摩擦、時間的艱難之美、他人的鏡像、選擇的重任。
人生是一間教室,但這所教室裡沒有考試。每一次化身都是一個新的課程、一個新的經歷,一種永恆可以了解自身的新形式。有時你會感覺到它——當你走進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地方並且確切地知道所有東西在哪裡的時候;當你第一次見到某人時,你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溫暖或悲傷。這些並非巧合,它們是透過面紗窺視的記憶。你的靈魂不僅曾經住在男性身體裡,也住進過女性的身體裡;貧窮過、富有過;是強者,也有過弱者的體驗。它知道愛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彎曲了時間的規律;痛苦是如此劇烈,以至於仍然在你當前生活的角落裡迴盪。你帶著來自之前每一次人生階段都留下的痕跡和業力印記——突然害怕水、當你聽到某種特定類型的音樂時,你的胸中會燃起火焰... 這並不是迷信,這些可能是來自過去自己的低語。在表象的背後的現實,就是這樣運作的。你今生所經歷的一切,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過去的經歷所塑造的。
靈魂承載的不只是記憶,還有推動力。就像一條河流流經許多景觀,它記得自己撞過的岩石和轉彎處。你的願望、你的焦慮、你的天賦……它們都是前世留下的記號。但奇蹟就在這裡:你不受過去的束縛,你已獲悉此知識。你的靈魂並非偶然來到這個世界,是它選擇在這個時間、在此地——是你選擇了你、這具身體、這個家庭。而且不是作為任何的懲罰,也並不像某些殘酷的遊戲,而是因為你內在的某些東西需要這種對挑戰、歡樂和機會的精確安排才能進化。你正走在回憶的路上。當靈魂進入身體時,它會故意忘記,它必須這樣做,所有過去那些生命的重擔將會壓垮神經系統。但在內心深處,你的一部分永遠不會忘記。那是懂得如何無需理由去愛的部分、懂得本能地寬恕的部分;是會夢到翱翔、古老的土地和星星的部分。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識部分。不只是清醒的思想,而是背後的意識領域。無限的存在註視著這一切,有些人稱之為上帝,有些人稱之為源頭。但許多精神傳統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只有一個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是其表面的一個波浪,這意味著你的靈魂與神靈是不可分離的,它是神聖的。不是某一天,不是死後,而是現在。透過你而存在著——透過你的指尖觸摸世界、透過你的眼睛觀看。身體是暫時的,靈魂是永恆的,而意識是牢不可破的。你並沒有被困在今生,你是在經歷它。當這一章結束時,你只需翻過這一頁,這就是輪迴。不是懲罰,不是無限循環,而是正在伸展。意識的螺旋每次回歸都會上升得更高。你回來不是為了受苦,而是為了得到提升——更明智地去愛,打破舊模式。拓展為真正的廣闊存在。最終,循環結束。不是因為你逃避了它,而是因為你掌握了它。你記得,你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個試圖變得精神化的肉體,你一直都是一個精神存在,試著記住作為人的意義。那麼,在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空間會發生什麼事呢?

靈魂在生命之間
就這樣,你離開了身體——呼出了最後一口氣,心臟靜止下來,世界安靜了。但你,仍然非常清楚。事實上,在死後的最初時刻,靈魂感覺比活著的時候更清醒。就像霧氣升起一樣,身體的緊繃感、思緒的持續嘈雜和地心引力的重量都消失了。你是漂浮的光,無形,明亮。更重要的是——你還記得。帷幕開始變薄,對自我真實形象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來:其他人生、舊面孔、熟悉的星球....你不再處於單一生活的夢境之中,現在你又回到了人生故事之間的等待空間。許多古文明都提到過這個地方,古埃及人稱之為“冥界(Du’at)”,即靈魂死後所前往的維度。西藏神秘主義者曾描寫過關於”中有(Bardo)”,這是一個有生氣的中間境界,在這裡靈魂可以反思過去,為未來做準備。在希臘思想中,它是冥界,哈得斯(Hades)是冥界之神,那不是受折磨的地方,而是一個安靜的過渡的地下世界。甚至早期的基督教神秘主義者在他們的文本被教義掩蓋和竄改之前也暗示了這一點——這個地方不是地獄,這是一個聖所、靈魂的殿堂,而且你不是一個人來到這裡。在物理死後不久,大多數靈魂都會遇到嚮導,他們是具有深厚智慧和愛心的人。他們並不都是以人類的形體出現:有些看起來像光,有些人感覺更像是一個存在而不是一個人。但它們是真實的,他們曾經也來過地球,也走過你走過的路。現在他們又來和你們一起,回顧你剛剛走完的這條路。他們不評判,他們不懲罰。他們只幫助你回憶,他們會在你面前舉起”一面鏡子”,但並非是照你的臉,而是照著你的整個生活。你來這裡是為了學什麼?你是如何成長的?你在哪裡”睡著”了,又在哪裡最終”醒來”?靈魂在這裡回顧這一切。不是作為內疚或遺憾,而是作為發展的數據。每一次歡樂,每一次傷痛,每一次善舉,都如同陽光照射肌膚一樣,被靈魂所吸收。你開始以規律的方式看待你的生活,而不僅僅是瞬間,你會看到你的選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個善意的話語如何影響某人的整個未來,或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如何影響一個家族。你也會看到那些仍然束縛著你的業力結:未完成的經歷、未解決的情感、跨越時空與你糾纏不清的靈魂。
這是靈魂規劃的時刻,而且它不是隨意的。你不會被送回新的生活,而是你選擇。在指導靈的幫助下,你像藝術家一樣規劃下一個化身,勾勒出一幅偉大畫作的輪廓——你將會出生的地方,你會穿什麼樣的衣服,你將學到什麼教訓,你會再次遇見哪些靈魂:有些是戀人,有些是朋友,有些是敵人,但所有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有些靈魂選擇艱難的生活,因為他們準備消除深重的業力;其他人則選擇更溫和的方式來休息、重新調整或支持他人;有些人來是為了打破家族詛咒;也有些人來是為了解鎖一份將在集體中產生影響的禮物。這些都不是懲罰,它是嚴謹精密的。因果並不是復仇,不是簡單、線性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業力就是記憶,這是尚未達到和諧的選擇所產生的能量結果。靈魂渴望平衡,並非出於內疚,而是出於智慧。如果你在一生中背叛了某人,那麼在來世你可能會選擇被背叛。不是為了付出代價,而是為了理解。如果你用自己的聲音讓別人沉默,那麼你可能會以學習說話的人的身份回來。如果你擁有強大的權力,你可以選擇服務他人、謙遜或平靜的生活。這不是一個懲罰制度,這是一個螺旋樓梯。每一次化身都會讓你更上一層樓,拓寬你的視野,軟化你的小我,並加強你與宇宙源頭的連結。
你可能會想,如果靈魂記得生命之間的所有這一切,為什麼我們不記得我們出生的時候?因為遺忘是設計的一部分。就像種子必須被埋起來才能生長一樣,靈魂必須忘記它的無限才能真正體驗生命的形式。如果你過早記起一切,每一次背叛,每一份愛,每一張你曾有過的面孔,你就會陷入癱瘓。遺忘賦予了你的選擇意義,神秘感使你的掙扎更加深刻。只有透過對比,智慧才能在你的生命中紮根。但記憶仍然洩漏出來。在夢中,在似曾相識中,在那些非理性的愛或恨的閃現中。在你從未訓練過的才能中,在你感覺像家一樣的語言中,在你感動得流淚的音樂中... 這些都是靈魂留下的星星點點的痕跡。平凡之中隱藏著永恆的點點火花,有時當你夠安靜時,你就會感覺到它。你知道你以前來過這裡,不是因為你在某處讀到過它,而是因為你的身體記得它。你的靈魂因這種認知而跳動,突然間,生活不再只是生存或成功,它變得神聖。因為當你知道你以前來過這裡時,你就不會再害怕死亡。當你不再害怕死亡時,你就開始了真正的生活——你開始問更深層的問題,你開始傾聽你的直覺,它是你靈魂的聲音,推動你走向一致——正確的道路。你開始將你的”仇人”視為扮演艱難角色的老靈魂,你會更容易原諒,你愛得更深。你慢慢體會,但也不浪費任何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開始不再將生命視為一個單一的鏡頭,而是將其視為一首偉大而永恆的詩歌中的一個句子。你來這裡並非一個錯誤,你在這裡是因為你的靈魂選擇了這個時刻來喚醒你內心深處的某種古老且神聖的東西。

生活的循環
生活中有些時候你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這種事總是發生在我身上?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同一種人。同樣的爭吵、同樣的心碎、同樣讓你夜裡驚醒的恐懼。在你從未去過的地方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一種似乎不屬於這個身體的恐慌、一種毫無緣由的渴望。這些並不是隨機的,它們是迴聲,是穿越時間傳來的漣漪,試圖與你聯繫。每個靈魂都帶有前世的模式,它們就像旋律中的音符一樣縈繞在我們心頭,有時柔和而優美,有時刺耳還走調。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演練它們,直到我們明白它們想教我們什麼。這些模式就是業力循環,每個人都有。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有缺陷,也不是因為我們注定失敗,而是因為我們的靈魂渴望成長,而只有當我們學會來到這裡要記住的東西時,我們才能成長。
從最深層的觸發因素開始。什麼讓你心跳加速?什麼事情讓你生氣,又無法解釋原因?在你的人際關係中反覆出現哪些模式?這些情感特徵是線索,都是你過去留下的痕跡。舉個例子:有人一直害怕溺水,但他們從未在水中有過驚險的經歷,甚至從未有過不太愉快的體驗。但海洋卻讓他們充滿恐懼,這是因為靈魂不曾忘記。那種恐懼可能是另一次生命死亡的殘留物,記憶被鎖在身體裡,而不是大腦。或是天生具有音樂天賦的人。他們從四歲起就接觸鋼琴,並且彈奏起來就像他們已經熟悉了幾個世紀的鋼琴一樣。那份天資是從哪裡來的?它沒有被教過,它被記住了。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是否曾經遇過某人並感覺好像已經認識他們很久了?或者即使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卻立刻感到厭惡?這就是靈魂認知。它比雙眼所見更深奧,該連接比此生命週期還要長。
有時靈魂會成群結隊地一起旅行,有些人稱之為靈魂家族或靈魂圈。這些靈魂輪流在彼此的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母親、兄弟、仇人、愛人、老師等,它並不總是溫柔的。有時,現在讓你心碎的人,正是前世曾經救過你一命的人;有時,你的孩子就是你的父母;有時,你的仇人會以那些舒適無法實現的方式推動你成長。這就是靈魂的巨大奇異:對我們挑戰最大的人往往是我們愛得最久的人。在印度教和佛教哲學中,這種觀念稱為輪迴。它告訴我們,除非我們學到教訓,否則我們會以不同的形式重複相同的課題。但一旦我們看清它們,一旦我們不再責怪命運或他人,而是向內看,這個循環就會被打破。這就是為什麼意識如此強大,它與完美無關,而是關於察覺。察覺到每個傷口都蘊含著一個故事;察覺到每一次觸發如何指向更深層的東西;察覺到你生活中的人如何反映出你自己仍然需要療癒的部分。
有一個蘇菲派的故事,講的是一個男人走在街上,掉進了一個洞裡,他沒有預見到這一點。第二天,他走在同一條街上,又掉了進去。第三天、第四天... 同樣的事持續發生。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注意到了這個洞,並繞著它走了過去。這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中的輪迴,你的靈魂並沒有要求你逃避痛苦,它在叫你醒來。一旦看到了循環,就可以更改它。你不但開始原諒別人,也開始原諒自己;你用愛去放開別人,即使他們傷害過你。你體認到對抗痛苦只會讓痛苦變得更嚴重。因此,你選擇坐在那裡,體會著它。你問,它的出現是為了教會你什麼。慢慢地,你就擺脫了它對你生命的控制。
有些業力模式是透過家族傳承下來的。你可能懷有祖母曾經有過的恐懼,或代代相傳的恥辱。這就是為什麼自我療癒常常也會帶來向上的反治癒,就像時間的漣漪。有些循環是全球性的——集體創傷、集體經歷。社會誕生於征服和恐懼之中,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重複著同樣的權力動態。即使在這裡,輪迴仍在發生。一群群的靈魂回到某些特定的地理位置、某些衝突、某些意識形態,試圖完成他們生前開始的職責。但並非所有循環都是痛苦的,有些是神聖的。一個孩子雖然沒看過寺廟,卻畫出了寺廟;感到需要被治癒的青少年;生活突然改變的成年人,開始冥想、繪畫、園藝,回憶曾經塑造他們生活的古老節奏。這些也都是迴聲。你的靈魂留下印記,不僅是為了避開洞穴,也是為了引導你找回你的快樂、你的天賦和你的目標。

你應該如何利用這些知識
首先,不要忽視你的直覺。你沒有道理的恐懼、你強大的吸引力、你的天賦、你反覆的夢境,都在試圖向你展示一些東西。
其次,觀察你的人際關係。你覺得誰很古老?誰易激怒了你?誰僅僅透過存在就能治癒你?他們是你的老師、你的鏡子、你的因緣伴侶。最重要的是,當生活感覺像一個循環時,要保持好奇心。問問自己:這是為了向我展示什麼?我的靈魂從中學到了什麼?而不是”為什麼這會發生在我身上?” 。
解鎖過去。起初,過去的事情可能聽起來像耳語、夢境中的一閃。一個奇怪的場景在你的腦海中浮現,是你從未經歷過,但它卻像某種真實的東西一樣穿過你的腦海。它可能沒有名字或臉孔,但情感的激盪卻是銳利的、明確的,就像從一個你沒有寫但卻熟記於心的故事中醒來一樣。
許多人就是這樣開始回憶的。不是在倒敘或幻像中,並非總是如此。有時候,這只是一種感覺,一拉。一個來自你內心深處的聲音,請求你再聽它一次。未解決的問題不會消失,它會靜靜地、耐心地等待,直到你終於準備好面對它的那一刻,而你的確會有準備好的瞬間,因為靈魂記得。但是,思想很喧噪、身體會過於勞累,外加世界瞬息萬變,所以我們忘記了如何傾聽、忘記了如何去看。恢復前世的記憶不是要成為一個新人,而是要記得你一直以來是誰。你不需要通靈者,你也不需要大師,你已經帶著鑰匙了。
從你的夢開始。夢是靈魂與你對話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當頭腦沉睡時,面紗就會變薄。你不受時間或邏輯的約束,你會進入一個不受任何評判的記憶空間,許多人都會在這裡重溫前世的場景——在夢中,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場景,走在地圖不存在的街道上,說著他們從未學過的語言。如果你曾經醒來,感覺夢境縈繞在你的心頭,彷彿它比現在更屬於你,那可能就是前世隱約的顯現。值得將它們記錄下來,細節、感覺、符號。尤其是那些與你當前生活不相符的東西,它們是痕跡是碎片,你可以開始把它們拼湊起來。
冥想是另一座橋樑。你越深入內心,思緒就越會被拋到一邊,靈魂就越會浮現出來。回憶前世通常發生在長時間安靜的冥想中,尤其是當你要求它的時候。是的,你可以問。當你敞開心扉時,宇宙就會傾聽。

試試這個:
在冥想之前,輕輕地表達這樣的意圖:”我準備好記住我的靈魂想要我知道的事情。” 你沒有強迫任何事,你只是在邀請它,僅此一點就十分強大。有時出現的結果並不是視覺上的,而是一種感覺。可能突然的莫名悲傷,可能一段你無法確切記得的記憶。甚至對你現在的生活沒有任何意義的名字,但卻感覺很重要。讓這些感覺自然到來,不要刻意追逐它們,讓它們自行著陸。
還有一些技術,例如前世回溯。這是一種引導式催眠,由訓練有素的引導者幫助你存取更深層的記憶。但即使你不走那條路,你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有力的線索。注意吸引你和令你厭惡的事物,你是否近乎著迷地被歷史上某個特定的時代所吸引?你收藏特定文化的物品嗎?世界上是否有一個地方你從未去過,但在照片中看到它卻感覺像家一樣?這些都不是意外。你的靈魂記得,透過符號、藝術、音樂、品味。有時甚至傷疤或胎記都帶有前世傷害的痕跡。在不同文化中都有這樣的傳說,有人胸部有一塊不明原因的胎記,後來回憶起自己因那個位置的傷口而死亡。偉大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曾說:
“只有当人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时,
他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起来。
向外看的人,是在梦中。
向内看的人,是清醒的人。”
當你真正開始傾聽你的靈魂在說什麼時,這種覺醒就開始了。事實上,即使是小孩也比成年人更容易記住,因為他們還沒有接受過自我懷疑的訓練。小孩子經常談論他們的“其他家人”,或他們“曾經在火災中死去”,或“住在山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故事逐漸消失,人們被告知這一切都只是想像而已。但想像力,就是一扇門。在許多東方傳統中,回憶前世是精神成熟的標誌,與好奇心或自我無關。這是關於治癒,是關於將你自己那些長期處於黑暗中的部分帶出來,以便它們最終能夠呼吸。這並不是要沉湎於過去,是去理解它,了解過去生活中的痛苦可以減輕現在的痛苦。與懲罰無關,與被打破無關。這是關於學習,學習的本質是需要重複。把你的靈魂想像成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雕刻出跨越幾個世紀的傑作。每一個生命都是鑿子的一次敲擊,每一次經歷都在塑造一些比你現在看到的更深刻的東西。
這是一個美好的事實:傷口不會跟著你來懲罰你。他們跟隨你,是因為你曾經相信一個謊言——相信你不值得、不被愛、不完整。而你的靈魂會在這裡一次又一次地記起真理,直到它最終紮根於你的心中。靈魂尋求完整性,這就是你現在來這裡的原因。你為什麼讀這些話,你內心深處早已經知道還有更多的真理。你的人生故事並非始於你的出生,也不會因你的死亡而結束。你是一位旅行者,一位時間的見證者,一位光明的追尋者。
但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選擇在今生接受特定的挑戰,包括疾病、創傷或貧窮。 你為何選擇這樣的生活,這是神聖的約定。你不是偶然降落在這裡的——不是含糊的,不是一個草圖,你的靈魂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它選擇了家庭、身體、時機,甚至是掙扎,它這樣做不是為了受苦而是為了成長。這是有關輪迴的最神秘和最令人敬畏的真理之一:你的生活並不是隨機的。它們是由你的更高自我精心、充滿愛意地設計以及製作的,用於治癒、用於完成、用於記住你参与并留下的部分。是的,連痛苦也是被選擇的。這可能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
人們怎麼能選擇心碎、疾病、拋棄或恐懼呢?因為靈魂所見與人的大腦不同。靈魂不會將事物分為好與壞,它只看到機會——發展的機會。這被稱為靈魂契約。想像生命之間有一片廣闊而安靜的空間,超越時間的空間。你和你的指導靈、光之生命、智慧和古老記憶的存在一起坐在那裡,回顧你曾經度過的一生:你所做的選擇,仍未癒合的傷口。在那個清澈透明的時刻,你說:”這一次,我想面對這種恐懼,我想吸取這個教訓,我要解放自己。“ 藍圖就這樣繪製出來了。你可能會選擇一個拋棄你的父母,不是為了懲罰你自己,而是為了促使你發現自己的價值;你可能選擇貧窮來學習超脫;或選擇疾病來放慢腳步並記住身體是神聖的;你甚至可能選擇背叛,這樣你就能解鎖同情和寬恕。靈魂不會浪費哪怕一刻——每一次心碎、每一次歡樂、每一次沉默都將會是你成長過程中的一條引線。美妙之處在於你不是命運的受害者,而是意義的創造者。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也隱藏著轉變的種子。你可能不記得曾經做出過這些選擇,但你的靈魂知道。你的心會感受到那古老協議的迴響,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事情會讓你觸動如此之深。

為什麼某些時刻會讓人感覺命運如此奇妙?為什麼有些人走進你的生活,就好像你認識他們很久了?因為你就是經歷過。你在一生中創造的能量會波及到其他人。如果你造成了傷害,你可能會在下一次的生活中經歷你曾經造成的痛苦。這聽著像懲罰?不,因為靈魂渴望了解每個故事的雙方。如果你曾經是國王,你可能會以僕人的身分回來;如果你曾經是治療師,你可能會回來接受治療。每個生命都是一面鏡子,幫助你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但業力並不是固定的,這不是終身監禁。它是流體,它回應愛,它因寬恕而讓步。你永遠不會陷入困境,你可以透過選擇如何應對現在的生活來改寫因果。當你原諒某人的那一刻,你就卸下了幾個世紀的負擔;當你無條件地去愛時,你就消除了一生的恐懼;當你記起自己真正是誰時,整個循環就開始轉變。可以把它想像成螺旋樓梯——你可能會回到同樣的主題、同樣的模式,但每次你都會比以前更高,你會從更明智的角度看到同樣的教訓。最終,你會徹底克服它。而這,就是進化。
靈魂也會選擇它的盟友。在你出生之前,你就與某些靈魂訂立了神聖的契約。那些靈魂將與你同行、教導你、挑戰你、愛你。有些人只會停留片刻,其他人會一生一世追隨你。這些都是你的靈魂家人,他們可能以朋友、情人、小孩甚至敵人的身份出現,但他們都服務於一個神聖的目的。你會透過他們改變你生活的方式來認出他們——有時輕柔,有時暴力,但總是具有更深層的含義。你是否曾經看著某人的眼睛,感覺就像回到了家?那是你的靈魂在回憶他們的靈魂。語言比言語更古老。甚至動物也可以成為靈魂伴侶,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回到我們身邊,生生世世給予我們同樣無條件的愛。他們也踏上了自己的靈魂之旅,與我們交織在一起。當你開始帶著這種意識生活時,有些事情就會改變。你不再問”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而是開始問:”這是為了教我什麼?” 你不再將痛苦視為一種懲罰,而是開始將其視為一扇門戶。因為即便它繞道而行,即便它甚至延遲,它們是更大計劃的一部分,是你的靈魂用無限的愛寫下的。
當你與該設計保持一致時,生命就開始流動。模式是有道理的——舊傷開始癒合,關係發生轉變。你的前世不再困擾你,而是開始引導你,你成為了自己靈魂故事的煉金術士。
超越循環,輪迴的真正意義
屬於大多數情況的你,以前來過這裡。(少數像邁克爾·傑克遜,那是他的靈魂第一次體驗地球的低維度,我們稍後再詳細分享)。不只是一次,不止兩次,可能數百次。每次回來,你內心都會有聲音喊道:”還有更多要體驗,我還沒完成。” 但我們回來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什麼靈魂總是透過新的眼睛、新的身體、新的名字回到這個世界?
這偉大的遺忘與記憶循環的意義何在?答案很簡單,但也是一切:覺醒。你的每一次生命都如同你靈魂所寫的浩瀚神聖之書的一頁,為了解自身而書寫。靈魂渴望了解這一切:光明與黑暗,喜悅與悲傷,起伏與沉淪。唯有如此,它才能真正喚醒那份覺醒。這並非要你變成另一個人,而是要剝離一切不屬於你的東西,剝離世界教給你的一切,恐懼告訴你的一切,以及痛苦讓你相信的一切。在這一切之下,你是永恆的,閃耀的,自由的。這就是輪迴的意義:緩慢而穩定地剝離幻象。它被視為一個課堂,一個深入學習的地方。如同所有學生一樣,我們會不斷回來,直到領悟所學。我們回來並非因為必須,而是因為我們的靈魂致力於自身的進化。不妨把它看成一場遊戲,一場並非競爭的遊戲,一場領悟的遊戲。每一次生命都會給你一次升級的機會。每當你做出基於愛而不是恐懼、基於真理而不是否認、基於勇氣而不是麻木的選擇時,你就會崛起,你開始掙脫。

但是,我們掙脫了什麼呢?這就是事物變得更加神秘、更神聖的地方。因為輪迴不是無止境的,循環確實會結束。到了某個時刻,靈魂不再需要返回,課程已經完成。在這裡,業力得到平衡,傷口得到治愈,記憶完整,接下來發生的就是解放。在佛教思想中,這被稱為涅槃(Nirvana);在印度教傳統中,它是解脫(Moksha);在神秘的基督教中,這是與上帝的結合。雖然名稱大不同,但都指向同一個意思:隨著無限的出現而回歸本源,。不是以一種抹殺你的方式,而是以一種超乎想像的方式使你完整。就像一滴水回歸大海,但帶著它作為一滴水所學到的一切。靈魂再次變得光明,無邊無際,不再受形式需求的束縛。
但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的是:到達這一點的人無論如何都會選擇回來。為什麼?因為慈悲。菩薩,在佛教中,是指到達解脫的門檻,但又回頭的靈魂。並不是因為必須如此,而是因為他也想幫助其他人崛起。他作為嚮導、治療者和黑暗中的一束靜光回歸。這些靈魂以智慧的載體、引路人、溫和的革命者的形像出現,他們只需一個眼神或一句話就能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古老東西。也許你曾經遇過一個,也許你就是其中之一,而你現在才開始回憶。一旦你開始覺醒,你就會開始注意到不同的事情。你開始看到一些模式——你所害怕或討厭的一切都在教你一些東西;你開始感受到與他人的聯繫,而這種連結超越了語言的範疇;你開始回想起以前在其他時間、其他地方做過同樣事情的時刻。最重要的是,你感到一種渴望,一種奇怪而美麗的痛苦。不是為了逃避世界,而是為了在這個世界崛起——給它帶來光明,完成你很久以前就計劃的事情。
這是靈魂的召喚,不只是重生,而是覺醒重生。當發生在你身上時,當你內心懷有永恆的記憶時,整個世界就會開始改變。你不再害怕死亡,因為你知道你已經與死亡共舞了百次、千次;你不再因痛苦而癱瘓無力,因為你知道痛苦是暫時的;你不再問你的生命是否有意義,因為你感受到每一次呼吸都有意義。而這,就是自由,就是解脫。你不必等待一生來開始這趟旅程,你現在就可以開始。你已經是了,閱讀這些文字本身就意味著你的內心正在被觸動。靈魂不會一下子醒來,它是被慢慢喚醒,就像黑暗房間裡閃爍的蠟燭。但即使是最小的火焰,也能燒穿幾個世紀的遺忘。
喚醒永恆的本我
經過一生的尋找、受苦、探索和遺忘,你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你的內心深處記起了這個真理:你不只是一個人,你不只是一個名字、一個身體、一個故事。你是靈魂,你是無法熄滅的光。你跨越了幾個世紀、穿過了火焰和領域,穿過了沉默和混亂。你曾是惡棍,你曾是良師。你曾是個過早死去的孩子,也是晚年逝去的老人。你曾經迷失在幻想之中、你曾經被自我吞噬,但你也已經觸摸到了宇宙源頭。經歷了這一切,你內在的某些東西卻依然未受影響,那才是真正的你。
現在你記住了,那麼問題就變成了:你該如何生活?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坐在洞穴或在寺廟裡誦經。覺醒不需要長袍或儀式,它只需要存在。它需要誠實、溫和。最重要的是,從靈魂角度出發生活的勇氣。你不需要成為任何新事物,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你被召喚放下面具,放開表演,不要再假裝你只是肉體和恐懼。你的靈魂正在和緩地但堅持地敲門,請你回答。不是用言語,是付諸行動。所以,從這裡開始,懷著敬畏之心醒來。每個早晨不只是另一天,而是另一個生存期。當你睜開眼睛的那一刻,你就為你的靈魂送去了歡樂與鼓舞:又一個機會,又一頁可以用愛書寫的篇章。遇到他人時看著他們的眼睛,真誠地看著他們。不只是身體,更是像你一樣的旅行者,靈魂被面具、經歷、傷口和笑聲包裹著。每個人都在進行著你在另一個生命中曾經進行過的艱難和努力。所以要友善,保持一刻好奇與求知的心。
遵循你的直覺。那悄悄的低語?它很古老。它是引導你跨越多維、生命和瀝青的聲音。相信它,讓它的聲音蓋過恐懼的聲音。瘋狂地去愛,即使痛苦也要去愛,尤其是當它受傷的時候。愛是所有人死後唯一能延續的東西,它是你的靈魂從一生攜帶到下一世的唯一資產。它是連結你所有化身的線索,也是你再次回來的原因。原諒吧,釋放你前世所鑄成的枷鎖。當你心懷怨恨時,沒有人會贏。如果有人傷害了你,那麼你可能以前也傷害過他們。如果有人救了你,那你可能也救了他們。我們都在彼此的鏡子裡跳舞。每當你們原諒時,你們就結束了一個可能持續了幾個世紀的因果循環。聆聽風的聲音、聆聽寂靜、聆聽你記憶中的那一部分。你的靈魂以安靜、夢境、直覺、同步等方式在與你說話。聆聽,道路就會出現;創造,是你如何將永恆轉化為表現形式;並冥想,即使每天只有幾分鐘。不是逃避,而是回歸。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內心廣闊的寧靜。那種靜止比你的身體還要古老,比你的名字還要古老,這是你的原始狀態。你不必放棄這個世界,你只需要在這個世界裡停止睡著。不要讓死亡再嚇到你,這還不是結束,這只是更深層回歸的開始。當你死去時,你並沒有消失。你又回到了生命之間的境界,一個充滿難以想像的愛與記憶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休息、反思並再次選擇。
放下幻像,記住你一直以來是誰。然後敞開心扉走遍世界,你成為了可見與不可見、過去與未來、靈魂與皮囊之間的橋樑。這是每個人的命運:隨著時間的推移,意識到一直存在於他們內心的真理。

這是人類最深的秘密:你是自由的,你一直都是。輪迴從來就不是監獄,那是一段螺旋階梯。現在你已經爬得夠高,可以看到它了。你可以做出選擇,可以回到原點,也可以超越它。有些人又會忘記,沒關係,他們才剛開始。其他人,像你一樣,會懷著新的熱情之火繼續前進。那不是野心之火,是認識你是永恆的火焰。你被愛著,你是生命之光,永不暗淡。所以,走吧,過這樣的生活。這既不是你的第一次,也不是你的最後一次,就像它是你最珍貴的東西,因為它就是。
最後,若有一天,你此生即將結束,無論你當時的狀態如何,都要保持向上的心態。因為,你在生命最後一刻的想法,比你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都更重要。
相關文章
你生前就做的選擇
相關資料參考
尼薩爾加達塔·馬哈拉吉(Nisargadatta Maharaj)
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
藏傳佛教經典(Tibetan Buddhist)
柏拉圖對話錄(Dialogues of Plato)
沙漠教父的寓言(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
阿索斯山(Mount Athos)
卡巴拉(Kabbalah)
吠陀經(Vedas)
梵我(Atman)
冥界(Du’at)
中有(Bardo)
哈得斯(Hades)
卡爾·榮格(Carl Jung)
涅槃(Nir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