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業力?業力是梵語中的”行動”。這相當於牛頓定律”每一個行動都必須有一個反作用力”。當我們思考、說話或行動時,我們會啟動一種力,該力會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反作用力可能會被修改、變換或暫停,但大多數人無法做到消滅它。
這個因果法則不是懲罰,而完全是為了學習或教育。
一個人可能無法逃避其行為的後果,但只有當他自己為他的痛苦創造了成熟的條件時,他才會遭受痛苦。無論法則是人為的還是普遍適用的,缺乏了解都不能成為藉口。
為了停止恐懼並開始在業力和輪迴的世界中獲得力量,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有關業力法則的知識。
1. 大法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這也稱為”因果法則”。
如果我們想要的是幸福、和平、愛和友誼,那麼我們就應該成為幸福、和平、愛和真正的朋友。我們在宇宙中所釋放的任何事物都會回到我們身上。
2. 創造法則
生活不只是發生,它需要我們的參與。我們與宇宙合一,無論是內在或外在。我們周圍的一切都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內心狀態的線索。
做你自己,讓自己生活中充滿你想要擁有的東西。
3. 謙卑法則
如果你拒絕接受某件事,你就無法改變它。
如果我們眼中看到的是仇人,或具有我們認為是負面性格特徵的人,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專注於更高層次的存在。
4. 成長法則
“無論何往,即是所在。” 無論身置於何處(或處境), 你就是要忠於最原始的自己。
為了讓我們在精神上成長,必須改變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我們周圍的人、地方或事物。
我們生命中唯一擁有的就是我們自己,這是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因素。
當我們改變內在的自我和本質時,我們的生活也會隨之改變。
5. 責任法則
每當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問題時,我們的內心就會出現問題。
我們鏡像周圍的事物,周圍的事物也鏡像我們;這是普遍真理。
我們必須對我們生活中的事情負責。
6. 聯繫法則
即使我們所做的事情看起來無關緊要,完成它卻非常重要,因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連結的。
每一步都會導致下一步,依此類推。
必須有人做最初的工作才能完成工作。
第一步和最後一步,沒有哪個的意義是更重要的,因為它們都是完成任務所必需的。
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相連的。
7. 焦點法則
你不能同時想著兩件事。
當我們關注精神價值時,我們不可能有貪婪或憤怒等較低的想法。
8. 給予與慷慨法則
如果你相信某件事是真的,那麼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候,你就會被要求證明這個特定的真理。
在這裡,我們將我們學到的知識付諸實際實踐。
9. 此時此地法則
回顧過去、審視過去或展望未來,都會讓我們無法完全沉浸在此時此地。
舊的思想、舊的行為模式和舊的夢想阻止我們擁有新的夢想。
10. 變化法則
歷史會重演,直到我們汲取改變道路所需的教訓。
11. 耐心與獎勵法則
所有的回報都需要最初的努力。
持久價值的回報需要耐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並且知道回報會在適當的時候到來。
12. 意義與靈感法則
無論你投入什麼,你都會從某件事中得到回報。
某物的真正價值是投入其中的精力和意圖的直接結果。
每一個個人的貢獻也是對整體的貢獻。
平庸的貢獻不會對整體產生影響,也不會削弱整體。
愛心的貢獻為整體帶來活力,並激勵整體。
Raven E. Aurlin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