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应沟通的类型


“心灵感应(Telepathy)”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têle”,意思是“遥远的”,和“páthos/-pátheia”,意思是“感觉、知觉、激情、痛苦、经历”。 心灵感应是一种在不使用言语、书写或其他物理手段的情况下,将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另一个人的明显能力。它被认为是超感官知觉(ESP)的一种形式。 从简单到复杂的心灵感应的沟通类型有五种:
 

 

  • 第一种可以称为情感交换,即人们交换能量,其讯息成分是相当有条件的。因此,能量上没有共鸣的人们会感到不满或不安,有时他们无法用语言来解释。相反,处于相同一种振动波的人经常享受在彼此身边之间的交流,而无需任何言语。
     
  • 第二种类型的心灵感应称为资讯交换。当一个人想到另一个人并且后者感觉到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例如,一个人正要给朋友打电话,突然后者先拨打了电话过来。这也反映在人类的语言中:“说到天使,他们就会扇动翅膀”。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会在没有任何特定情绪阴影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传输。
     
  • 第三种可以称为资讯情感型。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冲动的情感传递给另一个人时,这种交流就会发生。例如,当一个人担心其家人时,会希望被担心的家人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如果他们之间存在强烈的情感绑定,他们很可能会感受到这种信号并做出反应。
     
  • 第四种是能源资讯类型。它超越了第三维度世界的限制,意味着人与非物质意识领域的代表进行交流。此外,它既可以是各个层次的星体生物,也可以是存在于更高维度的光明力量。这种沟通是人与微妙层次的讯息通道被打开的典型。目前虽不普遍但有此能力的人正在逐年增加。根据他们的振动水平,他们可以在某一时刻开始同与他们共振的存在体传导能量讯息,也就是说,他们处于相同的振动频率。类似于调频收音,调到某频率时就能收听某个节目,频率不对就收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人在传递讯息时的情绪状态,任何负面情绪都会极大地损害他们的振动指数。因此,他们的通道可以透过与这些振动相对应的非物质意识层次的存在来连接。正是由于情绪不稳定,导致了许多最初传递较高力量信息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与不同级别的星光体存在进行交流,直到星光体较低的级别。
     
  • 第五种是通用心灵感应,包含能量、情绪和讯息成分。这种类型的沟通是具有非物质意识感知能力的人的特征,他们至少处于第四维度的振动频率,并且能够以心灵感应的方式与其他人和高度意识文明(光之力量)互动。这种类型的通讯应该具有典型的更高维度的单极能量成分,因此排除了双重世界思想和情感渗透到通道中。来自光之力量的讯息可以透过一个能够保持与其相对应的振动水平并拥有情感和心态单极世界感知的人来传递。
     



所有人都有与其他人以及高度意识文明的人以心灵感应的方式沟通的能力,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个人的振动频率。与外星文明联络,不但早已是可能,而且,现在每一天都在地球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