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是如何接收外來信息的


1900年代初,照片、報紙、舞台劇和無聲電影影響著人類。 20世紀30年代,各大電影公司開始製作有聲電影,使得這些更貼近現實生活。到了20世紀60年代,彩色電視成為許多家庭的新奇物品。成千上萬的人可以同時欣賞著精心編輯的電視內容,讓他們更長時間地了解舞台劇和藝術作品無法做到的替代現實。太空競爭正在進行,人類開始懷疑與其他世界的接觸是否真的可能。隨著 20世紀60年代末期席捲全球,越來越多的人類開始意識到更大現實的可能性,神秘學的面紗也隨之被揭開。圖書館裡藏著的秘密和新的資訊開始填滿書架,外來文字(通靈信息)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得,神秘學標籤和誤解關於這種神秘的精神交流形式的信息開始大幅增加,它正在成為一種現象。


米奇·霍洛維茨(Mitch Horowitz) 歷史學家與”神秘美國”的作者
我對神秘學的興趣始於20世紀70年代。我在紐約市皇后區長大,對神話、民間傳說、超自然現象很著迷。我清楚記得我姐姐帶著關於大腳怪(Bigfoot)、飛碟(Flying Saucers)和卡洛斯卡斯塔內達的作品回家。我對占星學非常感興趣,想知道這一切從何而來。



米奇·霍洛維茨(Mitch Horowitz) 

 

凱德里奇·奧爾森 (Kaedrich Olsen)
超自然現象指導,”Runes for Transformation”的作者
我在一個鬧鬼的房子裡長大。你把某樣東西放下,一轉身它就會消失。過去我們看電視時有一個實體旋鈕,你必須站起來,穿過房間並轉動旋鈕。當我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旋鈕就會轉動。我們會聽到走廊上來來往往的腳步聲;當我們在樓上時,樓下廁所的沖水聲。這實在是太超自然,太瘋狂了。當我開始告訴父母我看到了這些東西並正在與它們溝通時,我父母說好吧,我們需要回到我們的老教堂。結果這是一個唯靈論教堂,人們做著常見的站起來、坐下、站起來、坐下、站起來、唱歌,但服務結束,一到三個靈媒會走上講台並進行深度催眠,外來靈魂會通過他們傳遞訊息。每個星期六晚上,我們都會在教堂地下室舉行降神會。這些伴著我從小到大。我父母的地下室都裝滿了書,我可以閱讀任何我想閱讀的內容。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本書是曼利·P·霍爾 (Manly P. Hall)的”歷代秘教(The Secret Teaching of All Ages)”。身為一個年輕的青少年,我如飢似渴地讀著這本書,心想:’哇,這些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秘密,這就是私語一直在對我所說的東西。私語是我的嚮導,我好像明白了有人正在寫關於這個東西的文章。“




凱德里奇·奧爾森 (Kaedrich Olsen)


亞倫·阿布克 (Aaron Abke) 精神導師
作為成長良好的基督徒,我們相信聖經是由神聖的人所傳達的精神,我們只是沒有使用這個詞--通靈,這個詞通常與神秘主義和宗教往往迴避的事物有關。但如果你問任何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解釋聖經是如何寫的,他們會說:”哦,聖靈在不知不覺中佔據了一個人的思想並透過他們寫下它想寫的文字”。我說:”哦,聽起來很像通靈 (Channeling)。” 所以,如果你想稱它為“神靈感應”,那實際上只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說法。這個詞也可以使用,但我認為通靈這個詞激發了神秘主義和類似的東西,特別是在宗教界,所以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你知道的禁止詞,但在我看來,這正是他們所相信的聖經。

整個宗教中的幾個傳奇故事都是透過人類聽到聲音並雕刻或寫下的訊息。隨著神諭、先知和詩人透過筆和紙、最終是打字機分享他們的訊息,這種做法仍在繼續。自動書寫的作法是另一種備受爭議的通靈形式,它有幾種不同的含義。但問題仍然存在,是誰在動手寫下這些訊息。



亞倫·阿布克 (Aaron Abke)


凱德里奇·奧爾森 (Kaedrich Olsen)
就現代而言,自動書寫是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靈媒術在美國和歐洲非常流行,這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中葉,當時一個人拿著一張紙和一個寫作工具坐著,他/她會覺得自己正在接受某種外來的有形資訊。也許現代史上最受歡迎的通靈文字”奇蹟課程”就被認為是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名叫海倫‧沙克曼(Helen Shuckman)的臨床心理學家在自動書寫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 20世紀60年代,她開始聽到清晰的外來聲音,然後撰寫了一本非凡、全面、複雜的精神心理學,後來被稱為《奇蹟課程 》,它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通靈著作。
 

海倫·舒克曼博士(Dr. Helen Shuckman)
我根本不認為這是一次普通的聽寫記錄,這是一件不尋常之事,這將很難解釋。有人問我:你的手好像在動?不,我完全是自動寫的。我稱之為表述者,但表述者有聲音或聽起來好像有聲音。說是與聽有關,但我什麼也沒聽到,這是一種你無法真正描述的一種聽。它與耳朵或揮手擊打鼓或其他任何現象無關,我真的說不清。當我說”聽到”時,我可能用錯了詞,我認為“知道”這個詞可能比“聽到”更好。我好像能認出它,它來得非常容易、非常迅速、非常順利。如果我沒聽清楚某個短語,我可以說: 喂,你介意再重複一遍嗎?



海倫·舒克曼博士(Dr. Helen Shuckman)

 

亞倫·阿布克 (Aaron Abke) 
海倫·舒克曼的故事確實非常精彩。 20 世紀 60 年代初,她與同事威廉·比爾·塞特福德博士一起工作,他們在心理學領域合作了很多年。海倫·沙克曼開始出現關於通靈的夢,夢境非常生動,她說感覺就像有某種實體在聯繫她。對於一個無神論者來說,這肯定很奇怪。她幾乎不想和任何人提起這件事,除了向她的同事吐露了心聲,並說我夢見了一個存在向我走來想要傳達一個訊息,感覺它有很大的權威,我想聽從它,但我不知道如何傳達這個訊息。威廉說:”好吧,下次你再收到信號時,只需同意並開始寫下來,我們一起閱讀它,如果聽上去很瘋狂,我們就把它扔進火裡,永不再談論。” 海倫就是這麼做的。”奇蹟課程”的第一則訊息就這樣出現了。
 

海倫·舒克曼博士(Dr. Helen Shuckman)
這完全來自內心的接收,我不認為它是一種幻覺。從我體到的聲音來看,這不可能是,因為它談論了我完全不熟悉的整個領域。出於某種或其他原因,我認為應該這樣做。我盡一切努力保持沒有我只有它的完整,我不想干涉它,我覺得不這樣做是個人誠信問題,我全然沒有干涉。”


亞倫·阿布克 (Aaron Abke) 
因此,七年來,她幾乎每天都在寫,一章接著一章。在許多人看來,她的這本著作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深奧的通靈作品,這是一種使用聖經福音語言的心理治療方式,它奠定了這樣一種哲學:如何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如何將彼此視為一體而不是分離,以及寬恕實際上是通往天堂的道路。到達天堂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我面前的人,因為天堂是兩個兩個進入的。海倫自己也說她不是這門課最好的學生,她不太擅長實踐這種哲學。這更說明了通靈本身的有效性,這不是她自己可以編造的東西。
 

海倫·舒克曼博士(Dr. Helen Shuckman)
我認為讓我感到不安的是它違背了我相信的一切,這是很難做到的。我覺得我知道相信什麼這更重要,但我不知道接下來會做什麼。


凱德里奇·奧爾森 (Kaedrich Olsen)
舒克曼自稱是抄寫員,並不是作者,她將自己的作品免費提供給人們。最初開始是在小型的研究小組中傳播,後來於 20 世紀 70 年代初出版,並逐漸成為世界著名作品。
 

亞倫·阿布克 (Aaron Abke) 
《奇蹟課程》在其寫作方式上展現出如此之多的精神創造力,原因有很多。一個人在讀它的時候,即使還不完全理解裡面的詞句,也可以感慨到 “我的天哪,這真是深奧。“ 這文字裡面有一些活生生的東西開始吸引你,你想要學習語言結構,所以這門課程是一個真實的通靈書,就像所有真正的通靈信息一樣。它會在精神層面上與你相遇,你會理解你已經準備好理解的東西。你的發展越高,這本書就越深入。這就是為什麼通靈內容(尤其是《奇蹟課程》)是這樣的文字:在生命的數十年裡,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回味它,而且每次讀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從未讀過的感覺。


海倫·舒克曼博士(Dr. Helen Shuckman)
我還沒能跟上它,我不完全明白它,我仍然感到困惑。但我確實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問題我可能可以寫出答案。根據原因,我們應該並且每個人都可以詢問任何事情並得到答案。

 



關於《奇蹟課程》

《奇蹟課程》是一條靈性發展之路,採用教育課程的形式,包括課文、學生練習冊和教師手冊。它的目的是重新教育我們對現實的基本感知,並教導我們將這種新的感知傳播給他人,以便我們既能給予幸福,又能找到幸福。
 

本課程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人類作者,它是透過內心聽寫的手法編寫的。海倫·舒克曼(Helen Schucman, 1909-1981) 和威廉·塞特福德(William Thetford, 1923-1988) 是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生學院工作的頂尖心理學家,他們在該領域備受尊敬。 1965 年夏天,在經歷了多年的彼此之間以及部門內部的衝突之後,比爾激動地向海倫表示 “必須有另一種方式 — 一種人們可以合作而不是競爭的方式。” 海倫表示她將加入他的行列,這讓他感到驚訝。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聯合時刻,他們知道這在當時意義重大,但它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海倫·舒克曼 和 威廉·塞特福德
 


自稱是“激進的無神論者”的海倫,很快就開始出現一系列內在視覺、深度夢境和超自然體驗。這些在 1965年秋天達到了頂峰,當時她聽到內心的聲音對她說:“這是一門充滿奇蹟的課程,請記筆記。” 這個聲音告訴她,她已經同意參加奇蹟課程,作為她對恢復人類精神進步的偉大計劃的貢獻。
 

七年的《奇蹟課程》的”書寫”就這樣開始了。海倫會把內心的聲音寫在速記本上,然後將她寫的內容口述給比爾,由比爾打字。她有時會拒絕聽寫,並經常與課程的教學發生爭執,但她盡最大努力忠實地記錄她所聽到的內容。儘管她對此持懷疑態度,但課程顯然贏得了她的極大尊重。她在自傳中寫道,“聲音的特徵是確定、智慧、柔和、清晰和耐心的特殊結合。” 她和比爾認為這門課是他們肩負的神聖使命,海倫最終將其視為她一生的工作。
 

1976年《奇蹟課程》出版後,對讀者產生了類似的影響。他們像海倫一樣,經常與它爭論,但同時又賦予它巨大的權威,許多人為它奉獻了一生。自出版以來,該課程已售出近三百萬冊。它已成為現代精神經典,在世界各地讀者的心目中獲得了神圣地位。


 

————————————
“奇蹟不會喚醒你,而只是告訴你誰是夢想家。”  – 奇蹟課程

參考資料: 海倫·舒克曼 (Helen Schuc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