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張影像捕捉了星系宇宙的美麗


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部分,位於銀河系內。許多其他星系距離我們數百萬光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分享了幾張我們鄰近星系以及那些遠離我們視線的星系的圖像。

NASA 的影像展示了各種星系,包括同溫層紅外線天文台(SOFIA, 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拍攝的 M81 星系磁場、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車輪星系,以及仙女座星系 M31 的紫外線影像。 宇宙場影像展示了 NuSTAR 偵測到的含有超大質量黑洞的星系。

 

麒麟座 V838
NASA的外太空圖像是探索地球以外世界的窗口

2002年1月,一顆位於暗淡星座的暗淡恆星突然變得比太陽明亮60萬倍,暫時成爲銀河系中最亮的恆星。這顆名爲麒麟座V838的神秘恆星曾早已黯淡無光,默默無聞。然而,美國太空總署哈伯太空望遠鏡對這顆恆星週圍一種名爲"光回波"的現象的觀測,揭示了其非凡的新特徵。
 


2002年5月到12月的變化,這些細節有望爲天文學家提供類似CAT掃描的探測器,用於探測一顆衰老恆星週圍塵埃殼的三維結構。

 


這張鄰近波德星系(Messier 81)的影像是由NASA的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拍攝的。該星系位於大熊座(北鬥七星也位於該星座)的北部。想要欣賞該星系景象的天文愛好者可以藉助雙筒望遠鏡或小型望遠鏡來觀測它。M81距離我們1200萬光年,這是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於2003年8月發射後不久首批公開發佈的資料集之一。

 


半人馬座 A,也稱爲 NGC 5128 或 Caldwell 77,是位於半人馬座的一個星系。該圖像是在歐洲南方天文台(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和阿塔卡馬探路者實驗(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收集的數據的幫助下形成的,影像中顯示的數千條線是NASA平流層紅外線天文台觀測到的磁場。

 


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車輪星系的混亂狀態進行了深入觀測,揭示了有關恆星形成和星系中心黑洞的新細節。韋伯強大的紅外觀測産生了這張詳細的車輪星系及其兩個較小伴星系的圖像,背景中還有許多其他星系。這張照片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了解車輪星系數十億年來的變化。

車輪星系位於玉夫座,距離我們約5億光年,是個罕見的奇觀。它的形狀很像馬車的車輪,是由一次劇烈的碰撞造成的——一個大型螺旋星系與一個在圖像中看不到的較小星系發生高速碰撞。星系級碰撞會在相關訊息之間引發一系列不同的小型事件,車輪星系也不例外。

此次碰撞最顯著地影響了該星系的形狀和結構。車輪星系擁有兩個環-一個明亮的內環和一個環繞的彩色環。這兩個環從碰撞中心向外擴展,就像石頭扔進池塘後泛起的漣漪。由於這些獨特的特徵,天文學家稱之爲“環星系”,這種結構比我們銀河系這樣的螺旋星系更少見。

 


NASA的這張照片展現了鄰近的螺旋星系仙女座星系(也稱爲梅西耶 M31)在紫外線下的壯麗景象。科學家利用雨燕號紫外線/光學望遠鏡拍攝的330張影像合成了這張影像。影像中可見約2萬個紫外線源,其中包括圍繞 M31 運行的小星系梅西耶32 (M32)。

 


這張照片捕捉了多個星系的景象,以藍點的形式可見,被稱爲宇宙場。這些星系大多包含發射高能量X射線的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是由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偵測到的,NuSTAR在該場中發現了32個這樣的黑洞,迄今已在整個天空中觀測到數百個黑洞。除了藍點外,其他彩色點是包含發射低能量X射線的黑洞的星系。

 

 

 

相關信息參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